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dropin.org)(xys-reader.org)◇◇

   对高校学生逃课的看法

   杨树森的博客专栏http://yangshusen.vip.bokee.com/

  这几天,因学生逃课引起的中国政法大学“杨帆门”事件在网上炒得很
火爆。仅从双方共同确认的事实看,我对杨帆教授言行的感想可以用两个字
概括:无语!

  有几个学生问我对“杨帆门”事件的看法,我不想评论他人,但是可以
谈谈自己对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看法。
  
  一、自己读本科时从不逃课,但也很少听课
  
  我是1977级的本科生,1978年春入学时,已经整整30周岁,因当兵和
在工厂工作超过5年,享受带薪读书待遇(每月在原单位拿36元工资)。

  那时班上同学逃课现象就很普遍,印象中同宿舍一位黄山来的甘姓同学
四年中基本上就没到教室上过课,辅导员也没有找过他,考试成绩虽然不怎
么好,但能力绝对是中等以上。我家就在本市,而且拿到入学通知书后去办
了结婚证,大二时女儿出世,家里事情也就特别多。按道理说,我有比其他
同学更充足的逃课的理由,但是我记得自己从来就没有逃过课,请假也非常
少。原因有二:一是自己是个“组织同志”,还套了个系学生会副主席的头衔,
便对自己施加了一点“以身作则”的压力;二是自己从来就是一个循规蹈矩
安分守己的没出息的人,以至到今天也没有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来,现
在网上有一些帖子说“从不逃课的学生不是最好的学生”,我大约可以给它做
个例证。

  我虽然从不逃课,但也很少听课。因为当时文革刚刚结束,教学没有走
上正规,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东西似乎并不多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,30来首
毛主席诗词作为一门课讲了一个学期五十几节课,还只上了十几首,这样的
课怎么能够听下去呢?当然,有水平的老师也有一些,但即便是最好的老师,
我也只在老师讲得精彩时才认真听。虽然不怎么听课,但是老师在黑板上写
的板书(实际上就是内容的纲目)我倒是记下来了,但是除此之外,我不记
别的东西。一学期下来,我一门课的笔记只有两三页活页纸,考试前的复习
也就简单得不得了,奇怪的是考试成绩并不比那些记了几大本笔记的同学差。

  上课堂又不听课,干啥呢?看自己的书呗。四年本科,我总坐在最后一
排,看自己带来的书,老师是不会发现的。

  77级是许多大学老师认为素质最好的一届大学生,那时候逃课就是常见
现象,像我这样虽上课堂但不听课可能更多,因此,对网上有人说“学生逃
课(或不认真听课)是素质差的表现”,我从来就不以为然。关键看他是不是
在浪费时间,如果他不听课而能学到更多的东西,干嘛非要学生老老实实听
课呢?当然,考试要通过是不容商量的。
  
  二、对逃课学生应该多一点理解和宽容
  
  据我观察,大学生逃课有几种情况:

  第一,认为课程内容没有用。有的课程大约对所有同学都是没有用的,
例如政治课中有的内容早在中学就学过了,大学不得不重复开。有的课程内
容对部分同学可能是没有用的,如有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已经达到二级,却还
不得不上“计算机基础”(该课程内容往往落后好几年);有的同学一年级就
过了英语四级,二年级还要上“大学英语”三级的内容。专业课中也存在一
些没有用的内容。 

  第二,感觉老师上课不精彩。或内容不丰富,或教学不生动,或缺少教
学经验,或备课不够认真。总之,学生听了不带劲,感觉还不如自己学习收
获大。当然,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老师会有不同的评价,但是经常逃课的学
生一般是对老师感觉不好的。

  第三,确实有事而不愿请假。有的学生确实有特殊情况不能来上课,但
是由于请假手续太麻烦,如需要提前申请,还必须辅导员批准等等,不请假
而不到教室就是逃课。

  第四,为就业奔波不能上课。这在毕业班学生中比较普遍,现在学生就
业压力大,到四年级就到处奔波联系就业,不能保证在校时间;有时虽然人
在校,但身心疲惫需要休息,没有心思到课堂听课。

  第五,自学能力特强不需要听课。有少数学生基础特好、悟性特高,有
自己特别的爱好和追求,一上大学就感觉上课求知不过瘾,为提高自己的学
习效率,就泡图书馆,或参加社会实践,或去听其他专业自己感兴趣的课去
了,这样的学生只需要很少精力就能应付本专业课的考试。

  第六,厌学贪玩追求享受。个别学生压根儿就不想读书,部分学生因失
恋等原因在短期内不想读书,他们宁可在宿舍睡大觉,或贪恋网络游戏,或
沉湎情感漩涡等,也不愿到教室听课。他们往往对任何课程都不感兴趣,除
非老师点名或辅导员督促,才不得不到教室去。

  以上六种常见的逃课情况,前五种对学生来说都不算是什么严重错误,
因此即使给老师带来了不快,老师也应给予充分的理解,不要动辄点名扣平
时成绩。对最后一种情况,当然应该进行批评帮助,但也应该由辅导员去进
行。但是只要他们期末时能够参加考试而通过,也应该予以宽容,你不可能
要求每个学生都优秀。现在奇怪的现象是,授课老师对着老老实实来上课的
同学,严厉批评那些根本不在场的逃课者,这又有什么效果呢?
  
  三、反对学生逃课的几点理由
  
  基于以上认识,我自己上课是从来不点名的,而且通常在一门课开始的
第一次就公开宣布不点名。近几年我每学期都有十几节本科生的课,通常专
业课没有学生逃课,非毕业班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到课率很少有低于70%的,
120座的教室如果坐上八九十人,并不影响上课气氛(有时45人的小班不也
在大教室上课吗)。毕业班的选修课有时到课率很低,即使这样我也不点名。
我认为学生不来上课一定有他的理由,如果你通过点名并以扣平时成绩相威
胁,他不得不到课堂上来听课,对他来说也不会有什么效果。

  虽然我认为对学生逃课要理解或宽容,却并不鼓励同学们理直气壮地去
逃课。相反,我理直气壮地反对逃课,但反对的理由不是学校有纪律规定(有
学生可能认为学校的纪律规定不合理),也不是说逃课对逃课者自己有害(有
学生会指出上述逃课的六种情况中前五种对逃课者自己都无害)。我反对逃课
的理由是:

  第一,如果允许在课堂上看自己的书或写自己的东西,那么上课时坐在
课堂上即使对自己没有什么收获,也没有什么损失。因此,逃课对当事者没
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。既然逃课对自己没有什么利,那就要分析一下它对其
他人有没有害了。

  第二,如果逃课者达到一定的比例,则对老师的心灵会造成一定的伤害。
没有一个老师希望学生逃自己的课,在看到自己的课到课率低的时候都会感
到失望,有时甚至十分痛苦。有一个例子印象很深:1998年8月,中文系78
级同学纪念入学20周年返校时,邀请当年的授课老师再给自己上十几分钟的
课。有一位当年大家很喜欢的外国文学教授上台讲莎士比亚的《麦克白斯》,
他之所以选上这一课,是因为当年给78级学生上此课时恰逢学校礼堂放苏联
影片《静静的顿河》,一半以上的学生去看电影而逃课。该教授说,那次大半
同学逃课给他的打击非常大,所以他要给当年逃课的同学补上《麦克白斯》。
我们用不着诧异这位教授对学生某次大量逃课十几年后还耿耿于怀,而应该
体味大量逃课对授课教师造成的精神创伤有多么深重。

  第三,当逃课人数达到一定比例时,就会挫伤老师的情绪,影响老师上
课即兴发挥和教学效果,从而间接损害那些想听课的同学的利益。一部分同
学不喜欢听的课,另一部分同学可能想听,听课者都希望老师上课内容丰富,
生动有趣,激情迸发,但是在缺课率很高的情况下老师上课很难达到这样的
效果。

  综合以上三点,可知逃课是一种对逃课者自己无利、对老师和其他同学
有害的行为,因此即使从礼貌的角度,同学们在非特殊情况下也不应该逃课。

  多年来,我就是这样跟我们自己专业的学生阐述不要逃课的理由的,效
果还真不错,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做到尽量少缺课,凡是给本专业学生上课
的老师,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,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,也不管是老
教授还是小助教,都没有遇到过本专业学生大量逃课的现象。

  如果我们的老师对逃课的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宽容,而不想听课的学生对
授课老师和其他同学多一点关照和支持,怎么会发生老师与学生因逃课而互
相恶语相加乃至肢体碰撞的冲突呢?

写于2008年1月11日

(XYS20080111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dropin.org)(xys-reader.org)◇◇